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播,推进文化育人工作,3月14日下午,徐州非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暨中医药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我校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由徐州泉山区文旅体局、驻徐高校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和我校共同倡导,来自中医文化传承发展专业委员会、徐州拨云手视力养护中心等单位的中医非遗传承人积极参与。徐州市政协文史委主任、二级巡视员宋余东,驻徐高校文化传承发展中心顾问委员会主任孙法亮,徐州市文旅局主任张明,徐州市驻徐高校文化传承发展中心主任、理事长郭琪,中心副秘书长、文化品牌传播专业委员会主任赵政伟,泉山区有关中医非遗传承人,以及我校党委副书记张超出席活动,学工处、医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活动。
座谈会上,校党委副书记张超首先代表学校致辞,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学校的办学情况以及学校近年来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取得的成果。接着,驻徐高校文化传承发展中心顾问委员会主任孙法亮分享了徐州市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和中医药等非遗文化走进在徐高校所取得的活动成效。随后,与会代表就徐州非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中医药文化融入健康校园建设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热烈研讨;各中医非遗传承人结合自身特色进行现场体验互动,充分展示中医药非遗技艺的魅力。
徐州市政协文史委主任、二级巡视员宋余东在总结发言时指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奇葩和宝贵财富,要通过校地融合发展,深入挖掘,促进其传承创新发展;高校作为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的重要力量,要把中医药文化融入校园生活,让中医药知识在校园里“活”起来,让广大青年和师生在传承中医药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
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程,常态化邀请非遗传承人来校开展活动,并将“香包文化”“剪纸文化”等徐州非遗技艺与思政教育、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成效。此次活动立足中医药文化传承焦点,更是丰富了我校“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内容。下一步,学校将会持续推进“中医药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充分发挥高校育人和服务社会的职能,积极营造“人人关注非遗、人人热爱非遗文化”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师生共同推进健康校园建设,努力做好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
(马克思主义学院 成波荣/文,王晓伟/图,李巍/审核;王晓伟/编辑;钱荣/编审)